匡谬正俗

成语:匡谬正俗

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

解释:举:提出;算: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勾:同“钩”,悬挂器物的用具;居:同“锯”,切割材料的刀具。钩子般的爪牙,锯子般的牙齿。形容爪牙的锐利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例句:

出自:

历精图治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

注释: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亦作“阑风伏雨”。亦作“疎不閒親”。见“ 疏不間親 ”。

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用尽一切办法。

兰质薰心

茅盾《夜读偶记》五:“他们都是些逃避现实的无病呻吟的梦想家,或者是啸傲风月的隐士。”

注释: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年也。加我數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八:“﹝ 陸希聲 嘗著《易傳》十卷﹞且云:今年四十有七,已及聖人之年,於是作《易傳》以授門人 崔徹 、 王贊 之徒,復自爲注。”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典故:知训尝使酒骂坐,语侵隆演,隆演愧耻涕泣,而知训愈辱之。 《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纹丝不动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注释: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典故:《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处之怡然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注释: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见识不广,意见未必正确。

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杜绝:堵塞、断绝;患:祸害、祸患。指彻底消除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无私之光

千乘之国。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

注释: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典故: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