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当为

成语:见义当为

拼音:jiàn yì dāng wéi

解释: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指陶冶性情。

出处:《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四:“太青晚作《嘉莲》诗,七言今体至四百余首,亘古未有。”


例句:

出自:

可想而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

注释: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看到某种情况而引为儆戒。

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典:制度;则:法则。有制度,有法则可供依据

颠唇簸嘴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注释:指规模宏大的著作。同“鸿篇钜制②”。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同“心细如发”。

典故: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犹言云集响应。

无精嗒彩

唐·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注释:形容种类多,差别大。谓教与学相互促进。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蓋斆學相長也。”参见“ 教學相長 ”。

典故: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大马金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注释:比喻人的气度或气势宏大。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典故:汉·刘熙《释名》卷二:“不瘖不聋,不成姑公。”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指立国大事。

袖中挥拳

宋·陆游《乡士请妙相讲主疏》:“某人英姿迈往,隽辩绝伦,早集布金之园,久造笑云之室。”

注释: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孤独的鸾凤。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后的孤单情形。

典故:《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