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敬时爱日
拼音:jìng shí ài rì
解释:鬻:卖。家庭毁坏,子女出卖。指困苦到了极点矜:夸耀;宠:荣耀。炫耀才华,博取时誉
出处: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刀买牛。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
例句:
出自: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注释:游乐放荡,不受拘束。图:地图;穷:尽;匕:匕首;现:显露出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
典故:《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坏或人身并无损伤。
《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注释: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本指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比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
典故: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犹言龙争虎斗。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注释: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典故:《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指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唐·陈子昂《为苏宏晖谢表》:“臣等殉义忘生,报恩惟死,不任感激庆戴之至。”
注释: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
典故: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在,北畏曹公之疆,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正当斯这时,进退狼跋。’”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回:“本来是个女流,没甚能力,此时更如坐针毡,自料母子难保,惟以泪洗面罢了。”
注释: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人的声音。指非常寂静装模作样,假正经。
典故:《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把听到的都记下来。《宦海》第十一回:“不過照着有聞必録的例兒,姑且的留資談助。”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有闻必录’或‘并无能力’的话,都不是向上的负责的记者所该采用的口头禅,因为在实际上,并不如此--它是有选择的,有作用的。” 朱自清 《回来杂记》:“前一种现象别处似乎没有,后一种现象别处虽然有,却不像这儿的认真--几乎有闻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