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铄今

成语:震古铄今

拼音:zhèn gǔ shuò jīn

解释: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例句:

出自:

尊贤爱才

胡适《考证》:“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啮字的评文,但我却又有点‘考据癖’。”

注释:形容愤恨到极点。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

典故:晋·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指西方净土。

渴者易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看云识天气》(朱泳燚)一文中有出现。

注释: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表面骂第三者,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典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指贪图安逸,旷废时日。同“玩岁愒日”。

震耳欲聋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日本必欲取之者,非报德也,非助英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注释: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典故: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俱涂饰草率,皆李永贞贪其侵冒,包工了事,漫不加意之所致也。”吃剩的饭菜,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

草菅人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注释: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典故:《晋书·王濬传》:“今臣之信行,未若曾参之著;而谗构沸腾,非徒三夫之对,外内扇助,为二五之应。”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丧胆亡魂

《后汉书·循史传·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注释:花言巧语,胡说八道。解:消除;缚:拘束。解除粘着和拘束

典故: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