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楞头呆脑
拼音:léng tóu dāi nǎo
解释: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事情的经过和原因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学道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
例句:
出自:
宋·秦观《自警》诗:“争名竞利走如狂,复被利名生怨隙。”
注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犹言少量的财富。儋,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刘备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注释:创造新的,汰除旧的。麞头削骨露,鼠眼小睛圆。形容人的寒贱相。后亦多用以形容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旧唐书·李揆传》:“初, 揆 秉政,侍中 苗晉卿 累薦 元載 爲重官。 揆 自恃門望,以 載 地寒,意甚輕易,不納,而謂 晉卿 曰:‘龍章鳳姿之士不見用,麞頭鼠目之子乃求官。’” 宋 陆游 《梦入禅林有老宿方升座或云通悟禅师也》诗:“塵埃車馬何憧憧,麞頭鼠目厭妄庸。” 清 钱谦益 《题相士倪生卷子》诗:“塵埃若欲知卿相,先看麞頭鼠目公。”
典故:《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明·方孝孺《答俞子严书》:“不复能鸢肩羔膝,卑声诡笑,曲身俯首,称诵人美而求其喜悦。”
注释: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比喻极富有。
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本想做个反跌文章,先说个不成功,好等他哥来还价,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
注释: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淹没天地。
典故:以功赎罪。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从头到尾按原来的样子。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明·梅鼎祚《昆仑奴》第二折:“他说着英雄话,你怎的乔禁架,使不得推聋作哑。”
注释: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说话东扯西拉
典故:汉·荀悦《汉纪无侯传》:“百姓一乱,则鱼烂土崩,莫之匡救。”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