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蝶意莺情
拼音:dié yì yīng qíng
解释:戛戛:形容独创。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指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例句:
出自: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注释: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典故: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明·邵璨《香囊记·败兀》:“丘爷爷手下猛将如虎,战士如蜂,云屯星聚,布满四方津要去处。”
注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典故: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注释:一杯肉汁。多指可分享的部分利益。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先生曰:‘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奬勸意多方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爺 便讓 程師爺 加墨。 程師爺 道:‘今日這課是老翁特地要看看他的真面目;兄弟圈點起來,誘掖奬勸之下,未免總要看得寬些,竟是老翁自己來。’”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也许是一做批评家,眼界便极高卓,所以我只见到对于青年作家的迎头痛击,冷笑,抹杀,却很少见诱掖奖劝的意思的批评。”
典故: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56首:“方知大君子之念旧怜才,迥出寻常万万。”犹执迷不悟。同“执迷不返”。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某已来了也,有酒拿来我先打三钟,然后猜枚行令耍了。”
注释:功狗:比喻立功的战将;功人:比喻立功的军事指挥官。用来比喻立功的将士。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典故:《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正如痴儿抟空捕影,只堪一笑耳。”比喻人的地位上升。同“迁乔出谷”。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0回:“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注释:载:年。指长期苦读。槁:枯干。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典故: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偏要以己律人,所以天下就多事。”莫:没有谁;京:大。指大得无法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