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捺不下

成语:按捺不下

拼音:àn nà bù xià

解释: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殚:尽。力量和财物都已耗尽。

出处:《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例句:

出自:

自由放任

元·张养浩《普天乐》:“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

注释:犹言老幼安乐。 明 高启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公能靖撫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復熙洽之事。”指搞鬼花样,耍猴把戏。形容调皮捣蛋,不听话,不驯顺。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耍花样。 近义词 调皮捣蛋 反义:循规蹈矩

典故:《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能说惯道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9卷:“问:‘一切含灵具佛性,既有佛性,为什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注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回旋展转,无上下左右之状。《淮南子·原道训》:“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 高诱 注:“紾,轉也。”

典故:《晏子春秋·内杂篇》:“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县牛首于门,而卖马脯于内也。”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铁心铁意

《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

注释: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典故:宁调元《壬子感事》诗之三:“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撮:以指取物。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八音遏密

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注释: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比喻参加进去。

典故:《汉书·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含着委屈而死去。

度德量力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注释: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搬弄是非

典故: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弦:乐器上的丝弦;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指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优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