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捞月

成语:水底捞月

拼音:shuǐ dǐ lāo yuè

解释:指粗恶的饭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風雨蕭條,衡門暫留,黄虀白飯度春秋。”亦作“ 黄虀淡飯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房德 日常不過黄虀淡飯,尚且自不全,間或覓得些酒肉,也不能勾趁心醉飽。”《白雪遗音·八角鼓·雪映竹窗》:“嘆寒儒,紅爐缺炭冷難當,無奈何,拆了竹籬煎茶湯,黄虀淡飯且充腸。”形容女子的绝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例句:

出自:

卖男鬻女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注释: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典故: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莞尔而笑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注释: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同“闲是闲非”。

典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逃生。”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一枝一栖

《京本通俗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罢,罢,我两口也老了,管你不得,只怕有些一差二误,被人耻笑。”

注释:有坏处没有好处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同“握拳透爪”。

典故:语出《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同仇敌忾

清·陈确《原教》:“荀告韩杨,各是所见,铢铢较量,可谓愚甚。”

注释:弋:射鸟。箭不射已经归巢睡眠的鸟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典故:晋·皇甫谧《高士传·任安》:“性以洁白为治,情以得志为乐,性治情得,体道而不忧,彼弃我取,与时而无争。”呕:恶心,想吐。比喻使人极端厌恶。

此动彼应

《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注释:见“ 日久天長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典故:明·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但:仅,只。就愿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