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声息语

成语:敛声息语

拼音:liǎn shēng xī yǔ

解释:指苦苦恳求。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出处:宋·欧阳修《本论》:“虽有荒子孱孙,犹七八百岁而后已。”


例句:

出自:

指挥可定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庄寿香号称名臣,听说在和议开始时,他主张把台湾赠英……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了呢!”

注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典故: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丈夫有了荣耀的地位,妻子也会随之显赫起来。

休声美誉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注释:正面作战与奇袭相结合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典故:《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输肝剖胆

邹韬奋《经历·高三分院》:“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济在日本纱厂里过牛马生活,罢工后饥寒交迫的中国同胞。”

注释: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奸回:奸恶邪癖;轨:比喻规矩、法度。奸恶邪癖,不守法度

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量体裁衣

南朝·梁·沈约《舍身愿铭》:“至于积箧盈藏,未尝登体;溢俎充庖,既沃斯弃。”

注释: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同“轻言细语”。

典故: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一部分:“本来也是道理!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

兵无斗志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注释: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守:操守。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典故:三国·魏·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桀:凶暴;逆:违背;放恣:放纵。形容凶暴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