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识昧高卑
拼音:shí mèi gāo bēi
解释:真正的才能和学识。形容十分激动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例句:
出自: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注释: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典故:汉·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注释:指刻不容缓。磬:石制乐器。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
典故:《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赞》:“车丞相履伊、吕之列,当思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注释:甲:铠甲;兵:兵器。按捺约束兵卒,停止进攻舐:舔;犊:小牛仔。老牛爱抚小牛,用舌舐舔。比喻爱儿女之情
典故:《史记·韩世家》:“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注释: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指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典故:元·张宇《和李子微村居》:“更求名与利,骑鹤望扬州。”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注释: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典故: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因此待亲家母面上冷落,话中带刺。”亦作“ 白駒過隙 ”。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成玄英 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史记·留侯世家》:“ 吕后 德 留侯 ,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明 贾仲名 《昇仙梦》第二折:“衆高親,想人生白駒過隙,遇此節令,休要孤負。” 清 秋瑾 《感怀》诗之二:“煉石無方乞 女媧 ,白駒過隙感韶華。”《文物》1963年第7期:“对这些历史胜地、千年文物来说,三十年仅似白驹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