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世异俗

成语:离世异俗

拼音:lí shì yì sú

解释: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出处: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例句:

出自:

枝叶相持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注释: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典故: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时而作一得意想,便仿佛坐在四人大轿里,鸣锣开道的去接印一般。”只:独,单;鸾:传说中风凰一类的鸟。没有配偶,孤零的一个

浮石沈木

宋·陶穀《清异录·居室》:“(痈医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焕明,器皆金饰,纸光莹白,金彩夺目,所亲见之,归语人曰:‘此室暂憩,令人金迷纸醉。’”

注释: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昭昭:光明,明亮。形容人的明察或明见

典故: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今日鲁肃低情曲意,暂取荆州,以为救民之急;待仓廪丰盈,然后再献与将军掌领。”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神目如电

《北史·崔亮传》:“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注释:忧虑国事,体恤百姓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

典故:《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立:即时;扫:迅速掠过。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将无作有

《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注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形容一再推托。

典故:宋·孔炜《文安谥议》:“其学务穷本原,不为章句训话,其持论雄杰卓立,不苟随声趋和。”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殚心积虑

《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焉?”

注释: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典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