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执巾节

成语:侍执巾节

拼音:shì zhí jīn jié

解释:指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同“词穷理尽”。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矫然太当,尽其蹇谔之风。”


例句:

出自:

开心见肠

《晏子春秋·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注释: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蔓草:蔓延生长的草。蔓生的草难于彻底铲除。比喻恶势力一经滋长,就难于消灭。

典故:《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积习:长期的习惯;常:普通,平常。一种做法长期去做便成为惯例,被视作正常

知命乐天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注释: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典故:《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聪:听觉敏锐,这里指听觉。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驰魂宕魄

《旧唐书·霍王元轨传》:“夫人有短,所以见其长,至于霍王,无所不备。”

注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典故: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得不补失

清·蒲松龄《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连镳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匪异人任,惟两孙子。”

注释: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典故:《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甘:美好。吃得好,睡得香。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葭莩之情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

注释:相互辅助以取得成功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典故:《楞严经》:“如存不存,若尽不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