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疾恶好善
拼音:jí è hào shàn
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例句:
出自:
《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颜师古注:“言改易视听,欲急闻见善政化了。”
注释: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典故: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最后如果不算离题太远,我们还要具体地讲一点我们对于作者与作品的见解。”想种种办法。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主忠信……过则勿惮改。”
注释:慢: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典故:《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注释:大同:所有地方都这样。古代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现指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典故: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偷偷地跑掉为妙。
《宣和遗事》前集:“姓李名做师师……两只手,偏会拏云握雾。便有富贵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注释: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①指天地广阔。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
典故:《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高阳《慈禧全传》:“兵部徒拥虚名,拟正名为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入,而海军部暂隶焉。”
注释: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典故: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铜壶:古代计时的漏器;刻漏:一种古代计时器。用铜壶盛水滴漏来计时刻。指时光正在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