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怨入骨髓
拼音:yuàn rù gǔ suǐ
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出处:唐·韩愈《举马楤自代状》:“前件官文武兼资,宽猛得所,累更方镇皆有功,若以代臣实为至当。”
例句:
出自:
《宣和画谱·人物》:“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注释:指磨练节操。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典故:宋·姚宽《西溪丛语》上卷:“苏溪作歌之意,正谓旁门小道,似是而非者。”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只将郭子仪手下仆人失慎的,就地正法,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
注释: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指同等,不相上下。
典故:老舍《我这一辈子》:“饼烙得,还得押着清道夫给送到营里去;说不定还挨几个嘴巴回来!”省:减少;敛:征收。减省刑法,薄征赋税
《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
注释: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典故: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注释:深:重大,深重;积:积久而成。极深持久的仇恨指祸与福之所从出。
典故: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注释: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图:谋取。只谋取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
典故: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