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剖肝沥胆
拼音:pōu gān lì dǎn
解释:挟:夹持;筴:同“策”,古代简册、书籍。手拿图书,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婉转的笑,微笑的样子
出处:明·苏复之《金印记·周氏回家》:“女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例句:
出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注释:坐:坐罪。有朋友关系的人也被判罪,整个家族被杀掉。比喻株连治罪,残暴统治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典故:宋·陆游《陈长翁文集序》:“得志者司诏令,重金石;流落不偶者,娱忧纾愤,发为诗骚。”全部看在眼里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注释: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典故:唐·杜甫《秋兴》诗:“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马捉老鼠》:“方言‘马捉老鼠’,盖讥人粗撞不了事也。”
注释: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同“卖官鬻爵”。
典故: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刊物上登载一篇俨乎其然的像煞有介事的文章,我们就知道字里行间还有看不见的鬼把戏。”丈夫:男子汉;弹:用手挥洒。大丈夫不轻易流泪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金石书画,固是他平生嗜好,也是他的独擅胜场。”
注释: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彼此利害一致。②形容物伤其类。
典故: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冲口:脱口,一下子说出。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
明·于谦《备边保民疏》:“臣愚不足以计边务,伏乞圣断。于短中取长而行之。”
注释: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语本《诗·小雅·蓼莪》:“缾之罄矣,維罍之恥。”罍、缾皆盛水器,罍大而缾小。罍有水而缾已空,谓不能分多予寡。后多用以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亦用以比喻与彼方关系密切,若不救助,深以为耻。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至於京東,雖號無事,亦當常使其民安逸富强,緩急足以灌輸 河 北,缾竭則罍恥,脣亡則齒寒。”亦作“ 缾罍之恥 ”。 清 顾炎武 《与李湘北书》:“一旦禱北辰而不驗,迴西景以無期,則缾罍之恥奚償,風木之悲何及!”参见“ 瓶罄罍恥 ”。
典故:《通典·职官》:“《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爵禄废置,生杀与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精骛八极,意谓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