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了百当
拼音:yī liǎo bǎi dàng
解释: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例句:
出自: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神仙事渺渺茫茫,有什么准程,教我去做他。”
注释:思前顾后,反覆考虑。却,后。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典故: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恁做事可甚人不知鬼不觉。”心已经乱了。
明·沈景《义侠记·奇功》:“叶子盈,我遭逢时乖运梗,你为甚也触机落阱?”
注释: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典故:清·黄景仁《两当轩集·十四·岁暮怀人》:“幔亭仙客休相待,八百孤寒要此人。”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注释: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比喻退归。
典故: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生下来便落在那爷羹娘饭长生运。”用戈去舂黍米。比喻达不到目的。
《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注释:鲗:乌贼,墨鱼。形容多而纷乱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典故:宋·王质《上皇帝书》:“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肤,死中求活,法当寻出奇之计。”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宋·王谠《唐语林·豪爽》:“郑太穆郎中为金州刺史,一日忽致书于襄阳于司空頔,其言恳切,而傲睨自若,似无郡僚之礼。”
注释:因:由于某种缘故;巧:巧妙。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典故: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炎;瓮里醯鸡,安有广见。”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