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

成语:指桑骂槐

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

解释: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楚几》:“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例句:

出自:

天下太平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注释:颠:晃动;播:通“簸”,摇荡。点头晃脑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典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至夜,焚香坐伺,妇果携女至。态度娴婉,旷世无匹。”没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开阔,也形容无所用心。

香喉玉口

《周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注释: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凝:凝聚,聚集。“心”和“神”在这里都作“精神”讲;“会”和“凝”都有“聚集”的意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

典故:京剧《将相和》第一场:“赵若献璧,乃惧怕我邦,不难臣服;若是不献,再去征讨,方算出师有名。”指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注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指伤害身体。

典故:《南史·可尚之传》:“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比喻弄虚作假。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宋·沈俶《谐史·戴献可仆》:“四明戴献可者,疏财尚气,喜从贤士大夫游处,而家世雄于财。”

注释:品德高尚,满布天下指做没有风险与责任的事,安闲享福

典故:《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喜甚,即将白银一千两,送到公子船中,十娘亲自检看,足色足数,分毫无爽。”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

和而不唱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注释: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愤然:忿怒的样子。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典故: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