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经世之才
拼音:jīng shì zhī cái
解释:久经时日。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出处: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五幕:“归根究柢,害你哥哥的人,就是张大户。”
例句:
出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注释:搜罗发掘,挑拣选择。同“爬梳剔抉”。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鸾凤在歌舞。比喻男女间情深意切。
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注释: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换一换所处的地位。比喻为对方想一想。
典故:汉·许慎《说文解字》:“鲠,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韦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云骨鲠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比喻立论精辟,析义翔实。
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注释: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形容事情杂,头绪多。
典故:《清史稿·王鸷传》:“就中抽拔五千入山采木,衣粮器具,盈千累百,遣发民夫,远至千里,近亦数百里,耕作全废,国赋何征?”指吟诗作赋。
《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注释:楚:楚怀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形容景象荒凉。
典故: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五经、四书,《左》、《国》、《史》、《汉》,以及唐宋诸大家,何一不说人情,何一不关物理,及今家传户颂,有怪其平易而废之者乎?”
注释:同“束縕請火”。《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適可。” 宋 方岳 《三虎行》:“打門聲急誰氏子,束藴乞火霜風寒;勸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典故:《易·旅》:“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