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刑峻法

成语:严刑峻法

拼音:yán xíng jùn fǎ

解释: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出处:明·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耆求卦之初,参武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


例句:

出自:

顾复之恩

《宋书·袁淑传》:“负塞残孽,阻山烬党,收险窃命,凭城借一,则当因威席卷,乘机芟剿。”

注释: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棒棒:草木丛生的样子;狉狉:兽群狂奔的样子。形容尚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典故:战国·宋·庄周《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举:全。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

阋墙御侮

《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注释:努:用力伸出或突出;胀:膨胀。形容不欢喜的样子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典故:梁启超《中国国债史》:“即微外国债主之干涉,而鱼烂取亡之气象,犹岌岌不可终日也。”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炊沙成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前去给散。”

注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犹豫不决

典故:《左传·昭公元年》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安分知足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注释:尊重:敬重,重视。指互相重视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典故:明·刘基《郁离子·灵丘丈人》:“至于祸稔恶积,不得已而诛之,是以恩为阱也。”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子孙后辈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注释: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指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典故:《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更兼他腹中全无滴墨,纸上难成片语,偏好攀今掉古,卖弄才学。”犹言脱口而出。不经考虑,随口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