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视膳

成语:问安视膳

拼音:wèn ān shì shàn

解释: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没有什么办法。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例句:

出自:

党同妬异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

注释: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典故:唐·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菲:微薄;肴:荤菜。浑浊的酒,微薄的菜肴

风华浊世

《尚书·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注释:犹言雕虫小技。同“雕虫末技”。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典故: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夫泛驾之马,跅驰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咋:咬住。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自恃其才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注释: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见“ 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 ”。

典故:《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窥涉百家

清·袁枚《与刘介石太守》:“阁下智珠在握,或小试其使贪使诈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见,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

注释:格:规格,标准;录用:任用。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典故: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流芳千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注释:指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典故: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指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