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罔水行舟
拼音:wǎng shuǐ xíng zhōu
解释:漫:满。形容到处都是,数量极大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例句:
出自:
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晋书·王恭传》
注释: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典故:《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谲:欺诈;诡谲:怪异。形容人的性情怪异多变。
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注释:犹言如愿以偿。指愿望实现。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典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注释: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典故: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齐:统一。一统天下
清·洪楝园《后南柯·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注释: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形容鲜艳耀眼。同“光彩夺目”。
典故:《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
注释: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厥:他的。能够尽到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典故: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稼:种田。以纸为良田,以墨为稼穑。指勤于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