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足异处

成语:头足异处

拼音:tóu zú yì chǔ

解释:①无关紧要的话。②犹闲言冷语。没有根据的讥刺他人的话。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例句:

出自:

无故呻吟

西戎《纠纷》:“工要评的公道合理,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注释:比喻女人的衰老。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典故:《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剩山残水

清·戴名世《序》:“永嘉山水,秀绝鬟区,曩者亦骚人词客之所萃也。”

注释:比喻人的地位上升。同“迁乔出谷”。犹言动人观听。亦作“嵬目鸿耳”。

典故: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比喻远亲近亲

达观知命

《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借指高官显爵。同“汗流浃背”,形容十分惭愧或惶恐。

典故:《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脾肉之叹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注释: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招灾揽祸

《后汉书·赵歧传》:“汉有逸人,姓赵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

注释: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同“解衣般礴”。

典故:宋·梅尧臣《杜鹃》诗:“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