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老大徒伤悲
拼音: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解释: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出处:邹韬奋《经历》:“到六月七日那一天,七八年梦寐萦怀的《生活日报》居然呱呱堕地了。”
例句:
出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史鱼历节,殆无以过也。”
注释: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典故:李晓明《平原枪声》:“这句话把大家可惹翻了,一齐向王二虎开了炮,有的说他‘目无组织’。”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注释: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比喻头绪极多。
典故:俞林《在太行山上》:“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注释: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同“闲云孤鹤”。
典故:李白 《廬山謠》:「 廬山秀出南斗旁, 屏風九疊雲錦張。」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东汉·孔融《肉刑议》:“胡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也。”
注释: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典故: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注释: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形容刻苦学习。同“悬梁刺股”。
典故:《晋书·文六王传》:“宜远虑深计,不可专守一志。”累:重叠。指层次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