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唯利是视
拼音:wéi lì shì shì
解释:指变化多端,不可捉摸。替别人说好话。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例句:
出自:
《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注释:形容伤势很重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典故: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坛子,可就要砸锅了。”
注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犹剖心沥血。比喻竭尽忠诚。
典故:《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南朝·梁·吴筠《战城南四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夜泥。”
注释: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同“诲人不倦”。犹言辅佐朝廷。
典故:《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期:整月、整年。形容办事见效迅速,一个月便功效显着。
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注释:形容万分思念。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典故:《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骋于有亡之际,而陶治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比喻前程远大。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注释: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是骂乙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典故:《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