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成低不就

成语: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解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同“抱薪救火”。

出处:宋·楼钥《签书枢密院致仕赠资政殿学士正惠林公神道碑》:“心与天通,动有阴相,谨终如始,视险若夷。”


例句:

出自:

失斧疑邻

《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注释:上溯本源,穷尽支流。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清史稿·艺术传二·吴熙载》:“ 世臣 創明 北朝 書派,遡源窮流,爲一家之學。”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典故:《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形容一团糟

马入华山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文之敷张而扬厉者赋之变体。”

注释: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典故: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追究底细。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

以计代战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注释:犹另眼相看。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典故: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背黑锅

《魏书·孝感传·吴悉达》:“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

注释:亦作“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指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典故:石灵《捕蝗者》:“就是有那些不识好歹的人说几句闲言杂语,你在大爹面前,也该遮盖遮盖,怎么传三过四,又惹他老人家生气!”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旁逸斜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但观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闷。”

注释:杯子中的东西,指酒。同“杯中物”。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典故: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23回:“他们把饭煮熟,菜烧好,聚在一起,就在村前打麦场上,狼吞虎餐的吃。”指时运不佳,处于逆境。同“运蹇时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