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胡卢

成语:闷胡卢

拼音:mèn hú lú

解释: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出处:汉·蔡邕《蔡中郎集·外纪上·汉书十志疏》:“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一月之中烽火不绝,埃尘连天。”


例句:

出自:

霞裙月帔

《新唐书·苏安恒传》:“物极则复,器满则覆,当断不断,将受其乱。”

注释: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指仰仗贤能。

典故: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春风一度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注释:荒:荒唐;淫:淫乱;度:限度。形容征逐酒色,生活糜烂。无遮:没有遮拦,指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平等看待。佛家语,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

典故: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去:离开。心已在别处,难以挽留。

真龙活现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正复为奇,善复为袄。”

注释:娇:柔媚。微风吹拂,阳光温暖比喻以强凌弱,以大吞小或层层剥削

典故:老舍《赵子曰》第三:“守门的手足并用,横遮竖挡的不叫球攻入门内。”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反经合道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注释: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指搜罗挑选人材。

典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番:遍数。一再,多次。

鼎折餗覆

清·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注释:宫、羽: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原指乐曲换调。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

典故: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