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身断发
拼音:wén shēn duàn fā
解释: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比喻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出处:《清史稿·高宗纪》:“以李侍尧、国泰所办贡物过优,皆致罪戾,谕各督抚等惟当洁清自矢,毋专以进献为能。”
例句:
出自: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没巧不成话。’这妇人手里拿叉杆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恰好打在那人头巾上。”
注释:坟墓上的树木以很高大。比喻老死多年。寻求、摘取某些片断词句
典故: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犹言流连忘反。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注释: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一辈子。
典故: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唐·鲍君徽《惜花吟》诗:“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注释: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官吏初到任时,严厉对待属员,并加以责打,以显示威风。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典故:《庄子·齐物论》:“恢恑憰怪,道通为一。”本是一种玩具。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注释: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珍贵的食物。珍重而鲜美的食物
典故:鲁迅《的“关”》:“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象后街阿狗的妈妈。”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四回:“御弟相貌堂堂,丰姿英俊,诚是天朝上国之男儿,南赡中华之人物。”
注释:卓荦:特出。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情意深重。
典故: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