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鲍鱼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解释:总之,不管怎么说极其顺服的样子。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例句:
出自: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
注释:穷:贫穷;僻:偏僻。荒远偏僻的地方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典故: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耶!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不知所从而来。”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
注释:呜呼:叹词,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词,后即以此为死亡的代称。指人死亡。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典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二回:“只见四壁排列的,都是周彝商鼎,奇巧玩物,辉煌夺目。”犹言龙楼凤池。指禁省,皇宫。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注释:指除了眼前的要求外,没有其他请求。别:其他 无:没有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典故: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指时刻不忘。
《北史·薛憕传》:“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疏宕不拘,时人未之奇也。”
注释: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犹言忍辱负重。
典故:《旧唐书·王及善等人传赞》:“守道安贫,坏远当仁。”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注释: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典故:黎元洪《布告山东人民文》:“犹恐不足制吾族死命也,于是横征苛敛,供其饕餮。”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亦作“七弯八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