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酸不售

成语:酒酸不售

拼音:jiǔ suān bù shòu

解释: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同“扣槃扪烛”。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例句:

出自:

惊神破胆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注释: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典故: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怨旷思归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等他绝子绝孙之后,他祖宗的香烟都要断了,还充那一门孝子?”

注释:计:计算。指临到危险时刻只为自己着想。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典故: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

挹斗扬箕

《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注释:吊祭死者,扶救伤者。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同“流离颠沛”。

典故:《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治厥孙谋,以燕翼子。”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放冷箭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注释:这个诘问,那个责难。原意是借你前面的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原指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立功自效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注释: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凭借风云飞腾而上。同“风举云摇”。

典故:《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形容生活、工作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