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簪缨

成语:世代簪缨

拼音:shì dài zān yīng

解释:语出《史记·酷吏列传》:“ 漢 興,破觚而爲圜,斲雕而爲樸。”后以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宋 欧阳修 《贾谊不至公卿论》:“而 文帝 由 代 邸嗣 漢 位,天下初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斲雕,衣綈履革,務率敦樸,推行恭儉。”一抔:一捧。坟墓的代称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例句:

出自:

来来往往

《旧唐书·外威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

注释: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典故:《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坎井之蛙

《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注释:指手里一点武器都没有。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

典故: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龃龉:上下牙齿不齐,比喻相互抵触。形容见解不合,互不相容

诗书发冢

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注释:恢恢:宽广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沧海变桑田的变化。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典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不加利用。

十成九稳

《楞严经》第八卷:“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注释: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典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指急切无奈的样子。

遏云绕梁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注释: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

典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