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养奸

成语:姑息养奸

拼音:gū xī yǎng jiān

解释: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出处: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额捐赀集勇,谨守疆埸,绝济匪之源,挫触藩之锐,卒能化枭为鸠,闾阎安堵。”


例句:

出自:

神龙见首

唐·裴延翰《〈樊川文集〉序》:“然骚人之辞,怨刺愤怼,虽援及君臣教化,而不能拈洽持论;相如、子云,瑰丽诡变,讽多要寡,漫羡无归,不见治乱。”

注释: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同“室如县罄”。

典故: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妍:美丽;痴:痴呆。美好的皮,痴呆的骨头。比喻外表好看,内心不有聪明

三邻四舍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

注释:赜:幽深难见。指探索事物的奥秘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典故: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偏安:偷安;隅:角落。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

相见恨晚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注释: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话。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变通

典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七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

瞪眼咋舌

汉朝扬雄《法言·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

注释:将无关之事硬扯在一起牵强地解释。激:急疾。像流星飞驰,闪电疾逝。形容迅疾

典故:骑龙弄凤之兆,这有何妨。 明·陈与郊《义犬》第一出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望门投止

《晋书·孙惠传》:“况履顺讨逆,执政伐邪,是乌获摧冰,贲育拉朽,猛兽吞狐,泰山压卵,因风燎原,未足方也。”

注释: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同“渔人得利”。

典故:明·屠隆《彩毫记·宫禁生谗》:“此人自恃文才,轻世傲物。”赭:赭衣,古代囚衣;木:指“三木”。加在手足上的刑具。穿囚衣,戴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