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握发吐餐
拼音:wò fà tǔ cān
解释:监门:守护里门的人;养:衣食用度。守护里门人的微薄生活费用。比喻艰苦节俭的生活犹千古绝唱。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出处:《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例句:
出自: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注释: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典故: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注释: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典故: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清·陈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传旨不必誊正,即命内监将草稿取上御案观览,但见字字龙蛇,行行珠玉,铿锵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体。”
注释: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典故: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司马达《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兴趣,注视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注释: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典故:《周书·王思政传》:“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同刘丰生等,率步骑十万来攻颍川,城内卧鼓偃旗,若无人者。”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明·张凤翼《灌园记·后识法章》:“进去罢,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注释:周:普遍。大家普遍知道的指脸上的表情。同“一颦一笑”。
典故: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