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心如古井
拼音:xīn rú gǔ jǐng
解释: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同“无平不顾”。
出处:《文选·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
例句:
出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注释: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典故: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同“狐朋狗党”。
清·戴名世《序》:“然而年湮世远,师传歇绝。”
注释: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典故: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宋·刘克庄《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伯昌》词:“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
注释: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
典故: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
注释: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典故:《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比喻善于钻营,手腕不寻常。
鲁迅《准风月谈·感旧以后(上)》:“但也因为所指的是一群,所以被触着的当然也不会少,即使不是整个,也是那里的一肢一节。”
注释:直:正直;屈:理亏;巧:灵巧;拙:笨拙。很正直的人表面好像枉屈,很灵巧的人表面好像笨拙滓秽:玷污,污辱;太清:天空。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典故:《左传·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