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律人

成语:以己律人

拼音:yǐ jǐ lǜ rén

解释:形容痛苦或焦灼。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例句:

出自:

左支右吾

《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注释:忧思不绝的样子。因惊恐而楞住的样子。

典故:《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史记·宋微子世家》:“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形容发急或发怒时面部红胀,青筋暴起的样子。

头出头没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注释:决胜:决定最后胜负;机:时机,形势。决定最后胜负的时机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

典故: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指深夜。

遁世离群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夫臣与主岂可同日而道哉!”

注释: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投辖:丢掉辖。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典故: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

贞下起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注释: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典故: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易子析骸

《诗经·邶风·燕燕》:“瞻泪弗及,泣涕如雨。”

注释:复: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典故:《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