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方生方死
拼音:fāng shēng fāng sǐ
解释:比喻伤心到极点。指人数少,力量单薄。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邑人》:“呼邻问之,则市肉方归。言其片数斤数,毫发不爽。”
例句:
出自:
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注释:泛指达官显贵。形容住房破漏。
典故: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用喝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宋·陆游《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诗:“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注释:搅:搅拌;翻:翻腾。江海翻腾。比喻声势或力量很大。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典故: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唐·王勃《上刘右相书》:“虽复舳舻沸海,旌旗触天,铁山四面,金城千里,亦不能为敌人计矣。”
注释:纠正错误,矫正陋习。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典故: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三国·魏·李萧远《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注释: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黄昏过去,清晨又到来。谓岁月流逝。
《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注释:不敢随便同意。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典故:梁斌《播火记》:“谁家没个三亲六故,谁家没个青黄不接的时候?”指十分凄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