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昏达曙

成语:连昏达曙

拼音:lián hūn dá shǔ

解释:孺人:对妇女的尊称,借指妻子;稚子:幼儿。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顾小孩。指家庭生活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犹言国无二君。引申为至高无上。

出处: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例句:

出自:

推本溯源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那样赃心烂肺的,爱管闲事嚼舌头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说咱们这边混帐。”

注释:两种关系十分接近、亲密衣裳单薄,食物缺少。形容生活困苦

典故:《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割地称臣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捉虎擒蛟真壮士,好汉声名播四方。”

注释: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典故: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忠不避危

《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注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典故:《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打草惊蛇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注释:比喻去欣赏一些无聊的事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典故: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液体湿湿地淌下,指流滴的样子

走笔题诗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认不出来这个敦敦实实的青年是谁,但觉得有点面熟。”

注释:老实人受欺负,奸诈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处比喻显贵。

典故:《后汉书·马廖传》:“尽心纳忠,不屑毁誉。”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