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虚而不淈
拼音:xū ér bù gǔ
解释:犹言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拿珍珠换饼。比喻杜绝贪心。
出处: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三册)第二节:“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
例句:
出自:
李晓明《平原枪声》:“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这样又能赚钱,就一口答应下来。”
注释:修:完善。法令完善指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典故: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之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形容感情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注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典故: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只要‘验明正身’,不是冒充,他们陈家族长来不来,倒也不生关系。”少数敌不过多数。
清·曹雪芹《红楼梦》十六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注释: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后指人裸体。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切实、可靠。
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羞:美食。要吃羊肉却同羊商量。比喻同有利害冲突的对方谋求合作一定不会成功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三折:“恰便似鱼钻入丝网,鸟扑入樊笼。”
注释:胆量小的人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典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形容十分恐惧。同“惊心丧魄”。
欧阳山《三家巷》:“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事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
注释:一片渺茫,没有人家。议事:讨论或办理事情;日程:时间进度表。在计划之内的讨论、办理事情的日期。
典故: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此非空言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驱怪》指革除旧的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