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目下十行
拼音:mù xià shí háng
解释:若:好象。好象丢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同“心胆俱裂”。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蚕而后衣,耕而后食,先人后己,尊贤爱物,南土人士咸崇敬之。”
例句:
出自:
《元史·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注释: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典故:《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注释: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指打通关节。
典故: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这倭夷,远隔重洋,国王是个女主,先前嗣位,年纪尚轻,所喜事的人,闹了二十余年,所费不赀,渐渐追悔。”指家底薄,没什么积蓄
《明史·丘濬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谨好尚不惑于异端。”
注释:科头:不戴帽子。露着头,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典故:唐·王勃《上百里昌言书》:“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宋·叶适《廷对》:“荜门委巷之士,其势与力不足以自存矣,可谓微也。”
注释: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典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像羊肠子那样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岖的山路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萧队长笑着,对于这连根带梢、清清楚楚的说法,他最喜欢。”
注释: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指不会互相不符
典故: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3回:“这等人如何能够相与,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师兄,正是大有见地。”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