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同袍同泽
拼音:tóng páo tóng zé
解释: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出处:《南齐书·礼志上》:“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隋书·后妃传》:“周公定礼,内职始备列焉。秦、汉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载之详矣。齐、梁以降,历魏暨周,废置益损,参差不一。”
例句:
出自:
《先拔志始》卷下:“或巧布流言蜚语,或写匿名文书,害正党邪,淆乱视听。”
注释: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典故:王朔《浮出海面》九:“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眼泪汪汪。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锱珠必较,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肩似鸢耸,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态。
唐·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
注释:逸:引申为超出。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典故: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巴金《谈》:“她的确是一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注释: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说话不谨慎会招来灾祸
典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台佟传》:“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金樽玉杯,不能使薄洒更厚;鸾舆凤驾,不能使驽马健捷。”
注释:能射中小小的虱子,能穿过杨树叶子。形容箭术高超。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典故:《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虚无:空虚;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形容空虚渺茫。
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注释: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同“强词夺理”。
典故:郭沫若《洪波曲》:“在他盲目而瘫痪的一片黑暗中,打出了万丈光芒的眩目的铁火。”斩首悬示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