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由中之言
拼音:yóu zhōng zhī yán
解释:髀:股部,大腿;嗟:嗟叹。抚摩大腿,发出长长的叹息。指久处安逸而无所作为发出的慨叹指事先未经周密考虑。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例句:
出自:
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注释:原指大为人所憎恶。后指元凶魁首。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典故:《左传·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注释:比喻垮台;散伙。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典故:陈银.吾素稔其人.虽色艺足称.而交尽金夫.非炙手可热.鲜不遭嗣宗之白.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北京梨园掌故长编.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刘师培《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要而论之,此三类者,均由学士大夫,好佚恶劳,惮著书之苦,复欲博著书之名,故单辞只义,轶事遗闻,咸笔之于书,以冀流传久远。”
注释:悍:凶暴蛮横。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典故: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友:兄弟相敬爱。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
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注释:指事情一举获得成功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典故: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龚振黄《青岛潮》第十章:“是否赞同,迅祈赐覆。千钧一发,间不容缓也。”
注释:指不问不闻,装聋作哑。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
典故:清·石承楣《读吕新吾先生闺范题辞》诗:“深文奥义烦音释,棘句钩章费削除。”舍:放弃;短:短处,缺点;录:采纳;长:长处,优点。指舍弃其缺点,汲取其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