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竹调弦

成语:品竹调弦

拼音:pǐn zhú diào xián

解释: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例句:

出自:

谑近于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注释: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同“断圭碎璧”。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典故:《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比喻世事变幻。

掌上明珠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注释:比喻那些为自私的目的而乱搬教条的人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典故:明·张居正《宫殿纪》:“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建都燕蓟,我皇上龙飞襄郢,三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于南北。”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翠纶桂饵,反以失鱼

西汉·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注释:指有目的的相互请吃饭,请喝酒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典故: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言传身教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注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典故:元·脱脱《辽史》卷五十八:“辽太祖匹马一麾,斥地万里,经营四方,末尝宁居,所至乐从,用此道也。”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假名托姓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

注释: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典故: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形容年代久远。同“万世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