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穷形极状
拼音:qióng xíng jí zhuàng
解释:原:推究根源;穷:寻求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至:极。极其尊贵。
出处: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例句:
出自:
况且那张德辉又是个年高有德的,咱们和他世交,我同他去,怎么得有舛错?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
注释: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摧残百姓,损害财物。
典故:金·元好问《迈陂塘》词:“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同“形单影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注释: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逆:违背。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
典故:《新唐书·韦抗传》:“它所辟举,如王维、王缙、崔殷等,皆一时选云。”宋·曾巩《〈范宽之奏议集〉序》:“其所引拔以言为职者,如公,皆一时之选。”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注释:浪迹:到处流浪;江湖:泛指各地。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刺心并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难以忍受。
典故:曾朴《孽海花》第27回:“以后更难相处,只好硬着头皮,老着脸子,追踪前往,不管太后的款待如何,照旧的殷勤伺候。”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同“一长二短”。
《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注释: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担簦:背着伞;屩:草鞋。背着伞,穿着草鞋。形容艰苦地长途跋涉
典故: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某生长北方,闻燕人思归之情切矣,今若举事,指挥可定。”比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成尾大不掉之势。
《明史·王家屏传》:“天灾物怪,罔彻宸聪,国计民生,莫关圣虑。”
注释: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指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典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