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豁口截舌
拼音:huō kǒu jié shé
解释:①指以脂粉饰容。②比喻雕琢辞藻。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出处: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例句:
出自:
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注释: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犹言达官贵人。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典故:《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唐·李商隐《有感》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注释: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典故:《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明·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注释: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
典故: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或目所不睹,则忽而不戎,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注释: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跌跌撞撞,指不太顺利
典故:宋《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宋·释道元《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潜:深藏。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
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注释: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同“横征暴赋”。中心:心中;噎:食物塞住嗓子。心中好像哽咽。形容非常悲哀
典故:清·叶燮《原诗·内篇》:“想其时,陈言为之祸,必有出于目不忍见,耳不堪闻者。”临:面临。快要到了死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