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昙华

成语:一现昙华

拼音:yī xiàn tán huá

解释:白纸上写下了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例句:

出自:

怅然自失

《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注释:比喻狎妓。同“眠花宿柳”。翼:翅膀。伏:收拢。鸟在将要飞起的时候,先收拢翅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典故: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球至于今,邈不可得。”把握:抓住。无法抓住

三差五错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只为宋朝南渡以后,绍兴、淳熙年间,息兵罢战,君相自谓太平,纵情逸乐。”

注释: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颜:面容。愁苦的神态一下子笑起来

典故: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

词不逮意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由蘧蘧然周也。 《庄子·齐物论》

注释: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朽的力量或衰老无用的人。

典故: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往往有神物来萃,殊形诡状,深可骇人。”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飘萍浪迹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5回:“修行虽是滚芥投针……弟子情愿在山苦行。”

注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典故:三国·魏·阮籍《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飞。”指平平常常的言行。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注释: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虚无:空虚;恬淡:清静而无所作为。清虚淡泊,无所作为

典故:《汉书·王莽传赞》:“穷他极恶,流毒诸夏。”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