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柳亸莺娇
拼音:liǔ duǒ yīng jiāo
解释: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例句:
出自: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
注释:指很短的时间。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典故:明·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二夫人,你是伴当,你两个有这等勾当,道不的瓦罐不离井口破。”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公众场合不能酸眉醋眼,张东望西。”
注释: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从中谋利。全部取消之意。同“一笔勾消”。
典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述农忙叫快去打听,那当差的答应着去了。一会回来,笑了个弯腰捧腹。”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注释: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1、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2、一种病态的表现,如发烧等病发而引起。引诱人受骗上当
典故:《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反复深入地考虑。
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注释:天理:天道。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心、德:心意。思想不统一,信念也不一致。指不一条心。
典故: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扬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门户宗盟,杜调停两用之局,防其夤缘一旦。”
注释: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典故:《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有国家却不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