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寸之末
拼音:fēn cùn zhī mò
解释:拳:力气,力量。没有武力,也没有勇气。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出处:《魏书·张蒲传》:“扶弱抑强,进善黜恶,教化大行。”
例句:
出自:
汉·王逸《渔父》:“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注释: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比喻丧妻。
典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或与谈论古今兴废之事,娓娓不倦。”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北齐书·元景安传》:“显祖闻之,遗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籍,唯景安纤毫无犯。”
注释:愁:忧烦苦闷;恨:遗憾悔恨。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形容思虑现状,回忆往事而无限忧伤、怨恨的情绪。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典故:宋·王禹偁《送丁谓序》:“去年得富春生孙何文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六经旨趣。”安息香的别名。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注释:好象被包在鼓里一样。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隐:隐伏。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
典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一旦自己死亡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七:“七八个老妪丫环,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贼戏弥陀一般,脚不点地,拥到新人面前。”
注释: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指名垂后世的人物。
典故: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岑文本谓人曰:‘吾见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榷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注释:腥德:秽恶的行径。丑恶的行径为人所知晓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典故:《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