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懿渊积

成语:铄懿渊积

拼音:shuò yì yuān jī

解释:亦作“犁庭掃穴”。谓彻底摧毁敌对势力。语本《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犂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之二:“朝廷若未有深入遠討犁庭掃穴之意……則賦於民者,必有可輕之理。” 清 钱谦益 《谢象三五十寿序》:“好談兵事,往往集余邸中,相與清夜置酒,明燈促坐,扼腕奮臂,談犂庭掃穴之舉。” 柳亚子 《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傳捷報,犁庭掃穴縛元凶。”亦省作“ 犂庭 ”。 明 吴昜 《少保戚公继光》诗:“計伸犁庭威,十萬環偏厢。”《明史·广西土司传三·广东琼州府》:“ 成化 間,副使 涂棐 設計犁掃,漸就編差。” 高旭 《哭张伯纯先生》诗:“犂庭夙抱感精靈,贏得他年照汗青。”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将旦旦信誓,有时而爽,駉駉之牧,不能复嗣。”


例句:

出自: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元·王謦《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使官吏一心奉公,而不敢为徇情枉法之私。”

注释: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行计从”。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典故: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大头小尾

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注释:比喻能言善辩。啸:兽类的长声吼叫。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典故:宋·苏舜钦《论五事》:“变诈奇邪,无所不作,苟或败露,立便逃亡。”慎:谨慎。奖赏严明,处罚慎重

颜丹鬓緑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既不能显亲扬名,又不能兴邦定业,碌碌人世,殊愧老大无成。”

注释:纲常:三纲五常;扫地:比喻破坏无余。指纲纪、人伦等封建伦理道德破坏无余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典故: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像流星与云雨一样迅速离散。形容事物消失迅速

铜驼荆棘

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典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是以归略文统,宜宏大体,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然后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西眉南脸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

注释: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典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