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治兵振旅
拼音:zhì bīng zhèn lǚ
解释:指言行方正,合乎规范。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出处:《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至于诵习书史,博览篇章,目染耳濡,课学即求心之道。”
例句:
出自:
语出《韩非子·亡徵》:“缓心面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茹,通“懦”。
注释: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典故:明·沈德福《万历野获编补遗·场题犯讳》:“盖上是时方修祈年永命故事,臣下争进谀词以求媚,故至诚无息一章,层出叠见,初不计及御名上一字也。”捆住手脚。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
宋·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且观世大士所降近验,并即表身世,众目共睹,祈求之家,其事相继。”
注释: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典故:《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踪:脚印,踪迹。追寻踪迹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注释:宿将: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指有丰富经验的将领和士兵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典故: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注释:形容心齐力量大。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典故: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殊,是“断、绝”的意思。殊死:就是“拼死,决死”的意思。进行了事关生死的斗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注释: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使:用;愚:笨。用人所短,为己服务。也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典故:《汉书·张陈王周传赞》:“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庭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