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曝书见竹
拼音:pù shū jiàn zhú
解释:指沿着曲折的道路走。暂时的权宜。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二十七回:“咱留一支军马守关,以待刘总督后队官军,杀教他片甲不还,方称畅快!”
例句:
出自:
《隋书·杨秀传》:“嫉妒于弟,无恶不为,无孔怀之情也。”
注释: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韬:古代兵书《六韬》,即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
典故: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丧胆销魂忽地惊。”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季友》:“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
注释: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谓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 三国 吴 陆瑁 《与暨艳书》:“夫聖人嘉善矜愚,忘過記功,以成美化。加今王業始建,將一大統,此乃 漢高 棄瑕録用之時也。”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舍己從人,故能通天下之志;棄瑕録用,故能盡天下之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闺诚》:“朝廷赦以不死,又復棄瑕録用,使之專閫。”亦作“ 棄瑕取用 ”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於是提劍揮鼓,發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三国志·吴志·朱据传》:“ 據 以爲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
典故: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比喻有珍贵之物而不知爱重。同“以玉抵鹊”。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注释:垂:挂下;朱:朱绂,官服上的带子;紫:紫色印绶。借指高官显宦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典故:《宋史·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指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明史·李任传》:“汝为大将,不能杀贼,反为贼用,狗彘不食汝余。”
注释: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典故: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指荒诞无稽之谈。
《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注释: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指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典故:《旧唐书·皇甫榑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而狂妄之甚也。”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