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骥怒猊

成语:渴骥怒猊

拼音:kě jì nù ní

解释:凶害多,吉利少。同窗:同学;契:意气相合。老同学,好朋友

出处:明李贽《焚书·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例句:

出自:

哽噎难鸣

《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注释: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指齐心尽力。

典故: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白鹤堂时文集》泛指所有的人。

唯所欲为

《晋书·熊远传》:“遂便世人削方为圆,挠直为曲。”

注释:犹挑肥拣瘦。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欺:欺骗;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坏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骗别人。

典故:元·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娘使尽虚心冷气,女着些带耍连真,总饶你便通天彻地的郎君,也不够三朝五日遭瘟。”指壮志;大志。 明 无名氏 《金雀记·惜别》:“花姿柳眼情方脗,匆匆又在離分。桑弧矢志未全伸,惜别頗增新悶。”参见“ 桑弧蓬矢 ”。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注释: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擅长歌舞

典故: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词清讼简

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注释: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典故:徐光耀《平原烈火》:“一支盒子枪抢先从窗眼里打着斤斗蹦出来,紧接着劈里啪啦,一支支大枪扔了一地。”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大路椎轮

清·陈朗《雪月梅》第三十七回:“传旨不必誊正,即命内监将草稿取上御案观览,但见字字龙蛇,行行珠玉,铿锵金石之音,正大堂皇之体。”

注释: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典故: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